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景德镇的十余位工匠们齐聚一堂,全力以赴地打造一件特别的陶瓷艺术品——“春碗”。在2022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的春节庆祝活动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2025年则将是这一成就后的首个春节。景德镇借此契机,设计并生产了这一象征节日文化的陶瓷大碗,让人们在欢庆佳节的同时,切身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景德镇市文化和旅游局的负责人余红生表示,我们对此次申遗成功感到无比激动。这座悠久的瓷都希望以其鲜明的陶瓷特色,祝贺春节的承认与传播。为此,各界积极参与,众多设计方案纷纷涌现,其中以“春碗”为代表。
这款“春碗”直径达到1米,高度为56厘米,造型灵感源自正德碗,整体采用青花、粉彩、雕刻等多种工艺,表达对春节申遗成功的祝贺。作品中传达了五福临门的寓意,不同字体的“福”字、舞龙舞狮的民俗场景、孩童放鞭炮、烟花绽放以及中国结和高挂的灯笼,生动展现春节的喜庆氛围与非遗文化的魅力。
为了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春碗”,十名非遗传承人密切合作。省级“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吴江中介绍,由于时间紧迫、气温较低,制作大件瓷器需长时间烧制,他们迅速采取措施让泥坯加速干燥,最终得以顺利完成这项作品。通过精心的绘画和雕刻,该碗得以在短短十天内完成。
在2025年除夕夜,这只特别制作的“春碗”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闪亮登场,同时也举行了“春节申遗成功纪念碗·景德镇制”首发仪式,展现了这一传统技艺的新生。了解到“春碗”这一陶瓷艺术品再次亮相春晚,盛璟晶局长表示,这体现了景德镇在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景德镇以其悠久的陶瓷历史和精湛的制瓷技艺著称,早在2006年就入选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现如今拥有数千名手艺传承人,72道制瓷工序尽显其独特魅力。“春碗”的诞生不仅是对这座城市陶瓷文化的展示,更是对全世界人民深刻理解与热爱中华文化的重要一步。
此外,在首发仪式上还发布了“春节申遗成功纪念碗”的衍生系列作品,吸引更多人关注与爱好中国非遗文化。整体来看,景德镇用陶瓷这一独特媒介,向世界讲述着一个关于文化认同与传承的动人故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